頻閃攝影頻閃儀在各個領域的應用
閃光頻閃攝影又稱連閃攝影,是借助于電子閃光燈的連續(xù)閃光,在一個畫面上記錄動體的連續(xù)運動過程。頻閃攝影從器材上一般分為兩類:一是利用自動頻率電子閃光燈(簡稱電子頻閃燈)拍攝;二是利用普通閃光燈組拍攝。由于拍攝的工具和方法不同,頻閃照片的效果也各具特色。
我們先來看電子頻閃燈拍攝頻閃照片的方法。
電子頻閃燈是一種新型的攝影照明燈具,當這種燈充足電后,可以像掃描儀一樣,一次緊接一次地頻繁閃光。高頻電子頻閃燈的閃光頻率可以根據(jù)需要調節(jié),閃光頻率越高,底片曝光次數(shù)越多,在照片上出現(xiàn)的影像也越多。一般來說,這種燈每秒鐘的閃光次數(shù)可達幾十次甚至上百次。用電子頻閃燈拍攝一個動體時,畫面上可以留下幾十個重疊、錯落有致的影像。這些以一定規(guī)律間隔產生的影像,可以給人一種節(jié)奏感強烈的視覺感受,它可以使人感到新奇,是因為用高速頻率將景物凝固在一張畫面上的視覺效果,比平時僅憑肉眼是無法看到的。
用電子頻閃燈拍攝頻閃照片應選擇一個黑色的背景,被攝者距離背景盡可能遠些,以避免頻閃光照亮背景,從而影響主體的效果。如果主體距離背景比較近,使閃光燈與被攝動體形成側光和側逆光的照射角度,被攝動體也有明顯的輪廓線條,從而防止影像與背景的色調混雜。
如果沒有頻閃閃光燈,用普通的閃光燈拍攝頻閃畫面,可以采用以下的技巧:
一是用多個閃光燈形成一組光源拍攝頻閃照片。由于閃光燈組的拍攝間隔時間不可能很緊密,所以用普通閃光燈組連續(xù)閃光,只能產生幾個完整的、比較清晰的影像,各影像之間一般互不重疊,動感和節(jié)奏感相對差些。
在拍攝時,首先要確定在畫面上準備留下幾個什么姿態(tài)的影像,影像與影像之間間隔多大距離,影像與影像之間是否要用虛影相連等,然后決定閃光燈的位置及數(shù)量。其次要先擇一個深色的背景。通常以夜間拍攝為好,用低角度仰拍,以黑暗的天空為背景,或是找一間寬敞的房間,以保證被攝運動物體的影像不受于擾。另外,為了使畫面整潔,主體突出,拍攝現(xiàn)場除了主要照明用的閃光燈外,其余光源關閉。若是拍攝人物動態(tài),為了讓人物搞清運動方向,可以在現(xiàn)場安置少量很暗的燈光,光源盡量靠近地面,與被攝動體呈逆光照射角度。
正式拍攝時,打開照相機的B門,用快門線將其鎖定,使照相機的快門處于開啟的狀態(tài),然后讓動體開始運動,拍攝者用手操縱閃光燈,根據(jù)動體的不同運動姿態(tài)逐次閃光。需要拍三個影像,就用三只閃光燈先后三次閃光;需要拍攝六個影像,可以用三只閃光燈每只閃二次,也可以用六只閃光燈先后六次閃光。是找多個助手分別操作閃光燈,達成默契后,效果也是比較理想的。
如果動體的運動速度比較綬慢,運動過程較長,那么可用單個普通閃光燈進行拍攝。這樣的頻閃方法是讓閃光燈充足電,鎖定照相機B門后,在動體開始運動的瞬間使閃光燈閃光,錄下*個影像;等進入下一個造型時,再閃光,錄下第二個影像;這樣,經過多次閃光后,在一張照片上就會留下多個不同姿態(tài)的動體形象。
頻閃攝影的曝光量應該如何掌握?如果幾個影像是互相分開的,曝光量就按通常單燈閃光計算。如果幾個影像緊密相連,而且局部重疊,那么這些影像的曝光量,就會隨著閃光次數(shù)的增加而遞增,因此,在重疊連閃時,曝光量應減少1-2級光圈。為了給動體提供較大的活動范圍,同時便于記錄動體每個階段的動作,拍攝時使用廣角鏡頭。為了更有把握,在拍攝前進行幾次試驗,讓動體或人物在確定的拍攝范圍內練習幾次,使拍攝雙方都能配合默契,這樣拍攝就有把握了。